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

國際婦女節101年 - 2011年3月8日Google Doodle



婦女節

      女性佔全球半數人口,但所受的待遇,卻不及男性,隨著女權主義、女性自主意識的提升,兩性之間的差距與不平等,正慢慢地消弭。

      西元一九○九年三月八日,美國婦女社會團體,為爭取男女待遇平等,於芝加哥舉行遊行示威運動,同時組織婦女運動聯合會,因此敲醒沈寂已久的女性聲音。西元一九一○年在丹麥根本哈根舉行國際婦女大會,提出「男女同工同酬」及「保護女性」等要求,且明定每年三月八日為「國際婦女節」。

      我國婦女運動起步較晚,推動卻頗為積極,成就輝煌,民國十三年,廣州舉行第一屆國際婦女節慶祝大會。民國二十七年成立國民參政會,參政員一百六十席,婦女佔十席,此為婦女參政之始。抗戰期間婦女也扮演起重要角色,對於抗戰的勝利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。

      今日台灣婦女的現況比起往日也大有好轉,婦女節也受到相當的重視。每年的婦女節,中央與地方皆分別集會慶祝,並表揚「十大傑出出女青年」,推選「菁鑽大家」,顯現台灣婦女的成就已有目共睹。

婦女運動
      民國十三年在廣州舉行第一屆國際婦女節慶祝大會;北伐成功後,婦運工作由中國國民黨領導推動,漸受社會重視。

      民國三十五年召開國民大會,於憲法第七條規定:「中華民國人民,不分男女、宗教、種族、階級、黨派,在法律上一律平等。」象徵男女平權觀念的提昇。

      台灣的婦女運動初期多限於知識份子領域。一九八六年,以救援雛妓為主題的「彩虹專案」,結合婦女、原住民、宗教、人權、政治等團體,為婦女運動帶入不同階段。

      一九八五年至一九八七年,婦女團體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,關心的領域相當廣泛,除純粹婦女議題外,亦包括環保、政治、社會福利及教育等議題。同時也有以女性議題書籍為主的女書店,不僅致力於流通女性學資訊,並出版教學用書籍,以奠定台灣女性主義理論基礎。


婦女節的由來-taiwan.yam.org.tw

國際婦女節-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Google Doodle 官網


2010-03-08公視晚間新聞(女性意識抬頭 婦女節彰顯爭取婦權)



克林顿国务卿2010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发表特别讲话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